首页 > 正文

【文学与教育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学习活动

2024-03-27 作者: 来源:文学与教育学院 编辑:钟亚琼

本网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全院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2024年3月,学院启动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组织学院全体教职工开展相关专题集体学习8余场,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深入所联系的党支部(教研室、办公室),带头进行学习。



 

在活动中,全院教职工通过个人自学以及集体交流的方式,认真学习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围绕《准则》目标要求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准则》要求高校教师要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坚持言行雅正、遵守学术规范、秉持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积极奉献社会,对学院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并表示将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自身政治站位,增强底线意识,明晰岗位职责,在积极弘扬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风尚的同时,也将学院“一二三四五”三全育人工作机制落实落细。

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此次专题学习活动,明确了教师应该遵守的“底线”,不能逾越的“红线”,禁止触碰的“高压线”,有力地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融入到教师成长发展的各个环节,为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学院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汉语言文字学教研室教师李敏表示:学习《准则》后,认识到坚定政治方向,不仅是教师的根本要求,也是教育工作的灵魂。在教学中,一是要注重将政治方向融入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三是要在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四是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五是教师必须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尊严。

汉语国际教育教研室教师肖爱华表示: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师德师风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教师作为学生求知道路上的引路人,其道德品质与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始终坚守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在学术领域,教师应坚决维护学术诚信,对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持零容忍态度,以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正面的学术典范。在教学工作中,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这意味着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师生关系上,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需求。同时,教师应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学习环境。

英语教研室教师赵佰儒表示: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在日常教学中,要时刻保持敬业爱生的职业操守,用高尚的师德和深厚的学识影响学生,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同时,要时刻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身作则,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学前教育教研室教师赵梓伊表示:师德师风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至关重要,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通过对《准则》的深入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悟:首先,高校教师应加强师德形象的塑造。在对学生教育和发展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或规章制度,还要形成的专业的职业素养、心态、价值观。其次,高校教师同样要重视师风建设,注重培养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思维方式和态度,严以律己,注重言行,增强自身的自控能力。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教好学生。

公共艺术中心教师冯秀廷表示:通过学习《准则》,深刻地认识到教师职业的重要性和责任。这十项准则为高校教师提供了明确的职业道德规范,也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这十项准则为标准,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将《准则》融入到教学和生活中,努力成为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同时,也将积极与同事们交流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